本视频展示了一例对28岁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的穿透性角膜移植。Pineda 医生进行了角膜移植,因为晶状体透明,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白内障摘除。他讲解了他的缝合技术,也谈到了术后的药物治疗和随访。
手术地点: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,孟加拉国吉大港
手术医生:Roberto Pineda 医生,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,美国
Transcript
00:11
这是一名28岁的男性患者,大概一年前患上感染性角膜炎。我们认为他当时角膜穿孔了。所以产生了瘢痕,虹膜附着在瘢痕的后面。因此,我们将在这里做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,我们将在切除角膜后评估晶状体,并准备在必要时摘除晶状体。
00:42
首先标记瞳孔的光学中心,用角规进行标记。即使是用偏心的环钻,确定角膜的光学或几何中心也很重要。如果没有这个参考点,可能不太准确。
01:08
我们可能会用7mm的环钻来进行操作。记住,我们要清除这里的瘢痕。所以可能有一部分内皮是健康的。我们不想去除不健康的上皮。所以,这样操作时,差不多是5mm或者5.25mm,我们可以进行测量。通常我做这一步的时候,会从角膜缘开始,确定角膜缘,然后在中间做个记号。在另一边也是一样,先是角膜缘,然后是中间,然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同样的动作。非常好。
01:46
确定光学中心后,我们要用RK 标记器做标记。该标记不再用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,但它对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 DALK 手术非常有用,因为在这些手术中需要做标记。现在可以看到这里的放大倍率很低。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高倍率,这很重要。可以看到这里的放射状痕迹,我想在里面做第二个标记。这些是我希望缝线通过的地方。
02:28
我们要做的下一件事是准备供体角膜组织,受体钻下7mm,供体钻下7.25mm。
02:40
记住,我们只关心光学中心,不用担心这些。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些周围的血管;我们可以把植片弄小一点。植片排斥的风险之一是靠近角膜缘。所以,如果我们不需要靠近角膜缘,就不应该靠近角膜缘。让植片小一点会更好。
03:09
溴莫尼定是我最喜欢的辅助药物之一,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结膜或角膜血管化的手术,它真的是非常有帮助。你可以看到角膜的上部非常清晰,下部有一些疤痕,中央部分,我们会看看情况怎么样。
03:29
我们可以继续准备供体角膜组织。等待的时候,可以在这里放一个小的角膜盖。这是负压环钻。我们要把组织放在中间。只需要移动组织,旋转设备的底部,确保它处于正确的位置就可以了。打开吸引器,防止植片滑落。环钻底座的旋转设计很方便,当然角膜不是正圆,而是椭圆的。我们可以继续,打孔,慢慢地抬起顶部以确保安全,因为有时候角膜会掉下来。
04:20
我们通常会在植片上放一点保存液,这样它就不会干了。这一点不要忘记。
4:30
负压环钻在润湿的时候效果最好。溴莫尼定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收紧结膜,以免被负压环钻吸入,这个问题有时候会很麻烦。
04:44
我们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把两个套筒对齐。两个套筒与特定模型吻合后,往回转4-6个四分之一圈,所以1、2、3、4、5、6。
5:00
每个四分之一圈是50-75μm,用这个模型,有时可以达到100μm。使用负压环钻时,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角膜垂直于显微镜。这样就可以看到下面。旋转眼球,使其与角膜对齐。
现在来对齐,我们知道几何中心在哪里。我们可以将其升高或降低,但我认为现在就挺好的。
05:31
准备就绪后,要稍微按压一下,然后很快放手。
05:40
吸住,很好,现在快速旋转1、2、3、4、5、6,6下。
05:47
我要在这里等一会儿,他有点鼓起来,我不想过多地动眼球。通常情况下,如果鼓起来,操作太多,可能会出现虹膜脱垂和其他类似的情况。通常我们会用一些粘弹剂,放一些 Healon 进去。
06:18
记住患者有晶状体眼,此时我们不知道晶状体的状态是什么,所以要在这里看一下。
06:30
把剪刀放到右边,拿起Utrata镊子。我要用 Utrata 镊子把虹膜剥下来,我们得小心一点。如果在移除虹膜组织的时候太用劲,可能会把虹膜扯下来。
06:50
我想要做的是把组织复原,可以看到植片的边缘,试着把它拉开。
07:01
尽量保留虹膜组织。要小心一点,看起来还不错。
07:21
请来一点BSS,我觉得晶状体看起来很透明。
07:31
看起来晶状体很透明。可见明显的红光反射。如果患者65岁了,我可能会考虑摘除晶状体,但是28岁的他仍然有调节能力。所以,如果我认为年轻患者的晶状体还可以,我会选择保留晶状体。现在可以准备处理角膜了。
07:57
在表面把它翻过来,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拿起来,我喜欢把它翻过来。所以我首先看的是,是否有任何角膜环,如果有大面积的角膜环,我总是将它向上旋转,隐藏在眼睑下面。
08:13
我觉得这里不一致。有一点……我想把植片往这边转一点以达到最佳状态,然后就可以开始缝合了。
08:27
有血管化肯定只能进行间断缝合,对于没有血管化的患者,可以考虑使用连续缝合。现在我们要使用我之前刻意标记的那些点来帮助缝合角膜。前面的几针有点难,因为很难保持张力,很难保持正确的位置。
09:02
接下来有时我们会再做211或311,通常是最初的几次缝合,我会做311。
09:12
Panetta 医生,你喜欢对位缝合吗? 把这个地方缝合,然后到相对180°的位置做缝合?
是的。
09:39
前四针一般比较困难,因为前房不稳定。现在前几针已经缝好了,我们要进行211。前几针得系紧一点。
10:18
如果你愿意,所有的手术都可以用间断缝合。但是我们在这里使用间断缝合是因为血管化,我们在术后诊疗中有更大的选择性去除缝线。连续缝合,比较麻烦的是,缝线需要维持3-6个月。而在血管化的角膜上无法进行连续缝合。通常血管化会导致术后缝线松解,并且排斥的机会更高。
10:58
Roberto,你提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关于血管化植片的内容,关于使用阿瓦斯汀或抗VEGF药物,你的经验是什么?或者你是怎么做到的?有时候我们在手术前给药,比如术前两周,有时候则是在手术后,决定因素是什么呢?
11:22
我通常会在角膜缘做结膜下注射,我以前会在诊室的裂隙灯下完成。它有助于控制术后期间由于炎症导致的血管化进展或恶化。然后进行强化,我们在第一周前后较为频繁地使用类固醇,来尽可能减少炎症。但是已经有一些很好的研究表明移植后几个小时内白细胞就会浸润,而且这些血管会带来所有这些白细胞,所以在术后期间控制住这些白细胞至关重要。
12:12
说到术后,你能告诉我们对于这位患者术后用什么药,以及你多久以后会在门诊对他们进行复查吗?一般来说,需要在术后第一天看到他们,通常是从抗生素开始,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类型,但通常第一周是一天四次。
12:33
然后通常用激素滴眼液,我个人喜欢在第一周每天使用八次,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减少到六次或四次。术后处理的其他重要部分包括眼内压控制。高眼压对内皮细胞不利。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患者会出现眼压峰值,我们使用了很多粘弹剂。我们可能做粘连分离,会把色素释放到房角里。所以眼压峰值很常见。我通常会给所有术后患者服用乙酰唑胺来帮助降低眼压峰值。第二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处理上皮缺损。所有的植片,大部分上皮会立即脱落,很多情况下存在100%上皮缺损,这需要处理。我的预期是,到术后一周时,上皮细胞至少可以愈合50%。如果没有愈合,50%的患者需要接受一些处理来促进愈合,可能包括放置接触镜,如果患者有神经营养性角膜炎,可能需要进行眼睑缝合术。需要做很多事情来控制它。所以一般来说,如果有患者出现慢性上皮缺陷,我每周都会去看望患者,直到他们的上皮愈合。
12:54
所以我想说的是,做手术的时候,要确保缝合完8针时有完整的前房。我通常喜欢缝完这八针把缝线埋起来后再缝下一步的8针。我想这会让你对切口的对称性和紧密感有更好的了解,在进行下一步的8针之前,我会替换掉所有需要拆掉的缝线。
14:47
关于缝合的两个小问题。你最早会在什么时候因为散光拆除缝线。有一个很好的观点。缝线的基本规则是在最开始的时候,也就是头两个月,除非缝线松动,否则不要取出缝线。松动的缝线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。有感染的危险,或者加剧炎症,导致排斥反应。但是通常来说,最早的时刻取决于成年患者的年龄。除非缝线松动或断裂,否则6-8周绝对是考虑拆除缝线的最早期限。如果缝线松动,什么时候取出?我一看到就会把它取出来。即使是第一天。如果很松,我会移除它,但可能不需要更换。所以在第一周的时候发生任何状况,如果缝合线很松,有时你必须让患者回到手术室或者小手术室。